运转良好的红十字会标准
省级红十字会
一、指导思想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原则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的职责。努力将省级红十字会建设成为当地党委和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的得力助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开展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
二、组织建设
机构:
1.县级以上(含县级)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
2.按时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
3.常务理事会、理事会结构合理,代表性广泛。
4.常务理事、理事积极参与红十字会工作,发挥作用。
5.规章制度完善、红十字会党组和内部机构健全、领导班子坚强有力。
会员:
1.会员服务、管理、发展工作开展良好。
2.会员积极参与红十字会活动。
3.重视发展青少年会员。
志愿者:
1.按专业、分领域的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健全。
2.志愿服务管理科学、规范。
3.红十字志愿者在红十字会各项重点工作中作用明显。
4.志愿者队伍(特别是注册志愿者队伍)稳步发展。
基层组织:
1.广泛建立红十字基层组织。
2.基层组织有热心红十字事业的带头人、有稳定的会员和志愿者队伍、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稳固的服务平台、有红十字特色活动。
3.发展行业红十字会。
三、资源保障
党政支持:
1.党政领导定期听取红十字会工作汇报。
2.兼任红十字会领导的党政领导积极参与红十字会工作。
3.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在政策和资源等方面的充分支持。
人力资源:
1.拥有能够满足各项工作需要的编制和人员。
2.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开展系统地培训、考核和表彰。
3.能够有效整合智力资源,重视各种渠道的意见和建议。
4.专门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明显。
经费:
1.能够系统化地开展筹资,经费来源稳定。
2.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良好。
3.自觉加强审计监督,主动披露相关信息,捐赠款物使用公开透明。
设施设备:
1.具备能够保障各项工作良好开展的物质条件(包括办公用房、车辆、电脑等设施设备)。
2.备灾救灾中心(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分库管理中心和训练中心等运转良好。
3.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手段广泛运用。
四、工作绩效
应急救援:
1.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快,机制健全,作用明显,得到政府充分重视。
2.与政府相关应急机构的信息沟通渠道畅通。
3.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健全,管理规范,物资充足。
4.拥有胜任应急救援工作的专业队伍。
救护培训:
1.对红十字救护培训领导有力。
2.救护培训管理规范统一。
3.救护培训普及度高。
救助:
1.救助工作体系健全,覆盖广泛。
2.系统、规范开展社区(乡村)红十字服务工作。
3.救助项目突出红十字特色。
普法:
1.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效果良好。
2.定期联合省级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执法检查。
3.红十字会工作的法制环境良好。
传播:
1.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有效,与媒体合作良好,舆论引导能力强。
2.社会形象和声誉良好。
3.红十字知识和红十字精神广泛传播。
项目:
1.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效库容量稳步增加。
2.宣传推动无偿献血和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成果显著。
3.艾滋病防治项目进展良好。
4.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项目,有社会影响大、美誉度高的红十字品牌项目。
民间外交:
1.积极配合总会做好对外交流合作工作。
2.与当地外事部门紧密合作,活跃民间外交。
3.“重建家庭联系”等涉外工作开展良好。
其他:
1.高质高效完成执委会和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2.能够有效指导地、县级红十字会开展工作。
总之,运转良好的省级红十字会应当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精神面貌昂扬向上,开展工作积极主动;较强的公信力,工作成效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公众、媒体广泛高度认可;有效的执行力,确保理事会、执委会的重大决策得到快速有效落实;不竭的创造力,能够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开发特色领域,开展特色工作,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发展新途径。
地(市)级红十字会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为依据,以建设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有效执行力、不竭创造力和较强公信力的红十字会为目标,按照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水平,成为党和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的得力助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二、组织建设
机构:
1.本级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所辖县级红十字会全部理顺管理体制。
2.内部机构健全,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有热心红十字事业的带头人。
3.理事队伍结构合理,代表性广泛,充满活力。
4.理事积极参与红十字会工作,发挥作用。
会员:
1.有一支覆盖面广、素质高的会员队伍。
2.按照《中国红十字会会员管理办法》发展会员,会员管理科学、规范。
3.会员热心红十字事业,积极参与红十字会活动。
4.重视发展青少年会员。
5.按时收缴会费,依法管理和使用会费。
志愿者:
1.按照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招募志愿者,志愿者队伍稳步发展。
2.按专业、分领域建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
3.志愿服务管理科学、规范。
4.志愿者在红十字会各项工作中作用发挥明显。
制度建设:
1.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依法开展工作。
2.明确岗位责任制及奖惩措施,细化职责、规范管理。
3.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按时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
4.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红十字会的公信力。
三、基础建设
1.有独立的办公地点、基本的办公条件,有工作用车。
2.有稳固的红十字服务平台或服务阵地。
3.工作经费单列,列入当地一级财政。
4.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机制。
四、工作绩效
1.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依法开展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各项服务活动。
2.积极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红十字会法、红十字精神、宗旨和理念,努力形成党政重视、社会关注、各部门支持红十字事业的良好局面。
3.适应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人道需求,不断拓宽人道工作领域,在做好传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特点和优势,开展有创新性的特色活动,抓出红十字精品和品牌。
4.独立自主有效地开展红十字会工作,对上级红十字会要求开展的工作有良好的执行力,并较好地指导下级红十字会开展工作,发挥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县(区)级红十字会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为依据,按照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做到有编制、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地点,形成机构健全、队伍精干、独立工作、运转良好的工作机制,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有效执行力、不竭创造力和较强公信力的红十字会。
二、组织建设
机构:
1.本级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
2.内部机构健全,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有热心红十字事业的带头人。
3.有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工作人员年龄、知识结构合理。
4.理事队伍结构合理,代表性广泛,充满活力。
5.理事积极参与红十字会工作,发挥作用。
6.基层组织覆盖面广,基本实现“五有”目标。(即:有热心红十字事业的带头人,有稳定的会员或志愿者队伍,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稳固的服务平台,有红十字特色的活动。)
会员:
1.有一支覆盖面广、素质高的会员队伍。
2.按照《中国红十字会会员管理办法》发展会员,会员管理科学、规范。
3.重视发展青少年会员。
4.按时收缴会费,依法管理和使用会费。
志愿者:
1.按照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招募志愿者,志愿者队伍稳步发展。
2.按专业、分领域建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
3.志愿服务管理科学、规范。
4.志愿者在红十字会各项工作中作用发挥明显。
制度建设:
1.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依法开展工作。
2.明确岗位责任制及奖惩措施,细化职责、规范管理。
3.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定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
4.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
三、基础建设
1.有独立的办公地点、基本的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用车。
2.有相对稳固的红十字服务平台或服务阵地。
3.工作经费单列,列入当地一级财政。
4.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机制。
四、工作绩效
1.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依法开展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实施人道救助为主要特色的各项活动,不断扩大和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2.积极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红十字会法、红十字精神、宗旨和理念,努力形成党政重视、社会关注、各部门支持红十字事业的良好局面。
3.适应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人道需求,不断拓宽人道工作领域,在做好传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特点和优势,开展有创新性的特色活动,抓出红十字精品和品牌。